教育孩子要因势利导
发布时间:2021/1/8 14:44:33 作者:郑兰红 浏览量:514次
教育孩子要因势利导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直观形象的,其类型属于直线型、单一型。因此,他们的行动也带有简单盲目的随意性。他们对于行为正确与否的认识还处于模糊朦胧状态。对了,不知为什么对,错了,不知为什么错。甚至错了,还以为做对了而得意洋洋。当幼儿教师和家长指出其行为的错误和危害的时候,他会感到不安、惶惑,以至不承认错误,隐瞒错误,或者推卸贵任。根据幼儿的这一心理特征,对待他们行为中的缺点,要运用“诱导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弄清事实。幼儿不论做错了什么事,家长不要不何青红皂白就进行批评。首先要问清事情发生的原因和经过,然后根据幼儿的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如圆圆和林林在菜地玩时,对那些大白菜发生了兴趣。于是他们就比赛坐白莱,看谁坐坏的白菜多。不一会,几十棵白菜都成了七零八落的白菜叶。两家主人很恼火,怀疑是两个孩子干的。于是孩子的母亲找来圆圆,笑着对他说。“圆圆,你是个好孩子,我很喜欢你。”母亲递给了孩子一颗糖,“但是,你能不能帮我想个办法呢?现在有棵白菜,你能把它弄破吗?”圆圆不假思索地说:“我用屁股坐,”“哦,这是个办法。”母亲接着说,“你能用屁股坐,还有谁能用屁股坐吗?”圆圆回答:“还有林林。”“谁坐得多些呀?”母亲问。“林林,他坐了十几棵,我只坐了几棵。”圆圆中了圈套,母亲穷追不舍:“你们在哪儿坐过白菜呀?”“在门口菜园里。”圆圆回答。“你知道那是谁家的白菜吗?”母亲又问。“不知道。”圆圆开始意识到事情不妙,低下了头。“那是吴妈妈和王妈妈的。你看那白菜长得多好呀,又大又白。你们把那么好的白菜都坐碎了,这多不好呀,”停了一会儿,母亲又问:“这样做对不对呀?该不该认错呀?”“嗯……,不对,该认错。”后来母亲引着孩子到吴、王两家认了错。
多肯定,少否定。要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和“火候”,以和悦的表扬鼓励代替严肃的批评训斥。圆圆的母亲并没有对圆圆进行训斥,而是在表扬圆圆的过程中,逐步引导说出事情的经过,进而还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圆圆的母亲不问青红皂白,直接地问:“谁把白菜弄坏了?如果是你干的,我要打你,”圆圆一定不会承认。即使最后弄清了事实,对圆圆进行了批评,圆圆也不会心服口服。因为这种批评是直接的。只有圆圆自己真正认识到了错误之后,对母亲的批评才会感到是正确的,乐意接受。这样做,既能弄清事实,幼儿也容易明白是非,承认错误。适当的肯定和鼓励,能使孩子感到教育者是可以接近的“好人”,不是恶意的惩罚者。有了这种前提,孩子才能有耐心地回顾自身行为的情祝,才能诚心地听取教育。
讲明道理。少讲“不准”、“不许”、“不对”之类的限制词。如,原定星期天带孩子逛动物园,但天下雨了,突然不去了,孩子会很失望。如果先让他看看外面人们在雨地上行走的情景,再劝告他:“下雨了,动物们都躲起来了。你会用积木搭动物园吗?我帮你用纸折好多小猴子,在家和它们玩。等不下雨的时候再去动物园吧!”这样孩子的兴趣转移了,你的主张也被愉快地接受了。
∞ ∞ 万 物 生 长 福 润 童 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