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高峰期!手把手教你读懂血常规报告!
发布时间:2019/1/21 9:53:04 作者:王园园 浏览量:643次
一、何为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是引起流行性感冒的病原病毒,通常经飞沫传播,在免疫力较弱的老人与小孩及一些免疫失调的病人会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状。流行性感冒病毒可分为甲、乙、丙3型。
甲和乙型流感病毒,由于血凝素(H)抗原或神经氨酸酶(N)抗原易变,易产生新的病毒株,每年于季节性高峰期引起爆发。流感病毒低温易存活。其中今年流行的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的H及N抗原分为不同的亚型。现时最常见引致流行性感冒的病毒是乙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H3N2和H1N1。
二、一图读懂流感与普通感冒的区别
三、如何看懂血常规报告?
孩子感冒发热,到医院大多都会化验血常规,那么血常规如何提示孩子为什么发热呢?血常规是一种检测血液中基本细胞成分的方法。孩子生病,大多数是感染,不过感染的来源不一样,有的是细菌感染,有的是病毒感染。
血常规最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医生来判断孩子的感染类别,从而给出正确的诊断方案。虽然血常规的检查项很多,不过家长重点看的是这4 类: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快速C反应蛋白。
(一) 白细胞
白细胞是身体的卫士,当细菌或病毒袭击身体时,白细胞就会去冲锋陷阵、保卫身体。能吞噬进入人体的细菌和病毒以及代谢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异物”在“抵抗病菌”的过程中,还能产生抗体,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治愈损伤的机体。
白细胞是 5 种细胞的总称,包括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细胞和嗜碱细胞,每种细胞的作用方式各有不同。
1、中性粒细胞
当人体感染细菌时,身体就会快速产生大量的中性粒细胞,用来抵御细菌对身体的侵袭,由于中性粒细胞短时间内急速增多,白细胞总数也会升高。
在血常规报告中,如果看到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大多可以认定是细菌感染。
2、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能识别出哪些是病毒,把它们包裹起来消灭掉,不让病毒继续捣乱,并且产生相应的抗体,便于下一次直接消灭它们。
当感染病毒时,淋巴细胞会大量复制,数量变多,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会下降。淋巴细胞增多,往往会提示病毒感染。
3、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体积最大的白细胞,是机体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付细胞内致病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的主要细胞防卫系统。单核细胞增高常见于某些感染,如伤寒、结核、疟疾、病毒感染等以及某些急性传染病或急性感染恢复期。
(二) C 反应蛋白(CRP)
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一般在手术或者受到创伤后,人体感染了细菌或病毒,血液中 CRP 的浓度就会升高。
通常情况下,细菌感染时快速CRP升高比病毒感染明显的多,CRP较高,医生会认为孩子受到了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不升高或者是轻度升高,医生会认为是病毒感染或者细菌感染的早期,但还是要结合临床表现以及白细胞的变化来综合判断。
总而言之:
1、如果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增多,或者C反应蛋白高于 20mg/L 以上,那么孩子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2、如果只是淋巴细胞增多,孩子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3、流感病毒感染儿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大多数的单核细胞增多,少数中性粒细胞增多,快速CRP一般正常或略高。若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上升。
(三) 红细胞、血红蛋白:
红细胞最擅长的技能是“传输”:负责将二氧化碳运输到肺部毛细血管,让二氧化碳排出体外,然后再把吸进来的氧气带到身体的各个组织。
通过血红蛋白浓度数值的高低是判断贫血的依据,年龄不一样诊断标准也有所区别。一般而言,血红蛋白在90g/L以下为中度贫血及更重的贫血;血红蛋白在90-110g/L为轻度贫血。
(四) 血小板
血小板:职能是止血和凝血,最擅长的技能是“凝聚力”:一旦发现哪里的血管破了,出血了,血小板就成为了血管内一名“抢险员”。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的凝血,如果没有它,就可能因一个小伤口而出现生命危险了。一般而言,血小板的计数是我们在观察化验单时应该注意的第四个重点,如果血小板减少的话,宝宝就可能存在凝血方面的问题。
读懂了以上四大指标,就能轻松的了解宝宝的血常规报告了,小编在这里也要提醒下家长,血常规报告解读只是提示作用,具体的诊断以及治疗方案还是要遵循医嘱哦。
另外:流感季节宝宝还是要以预防为主:1、接种疫苗;2、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3、多喝水,注意饮食;4、要保证适当的运动和充分的睡眠,尽可能的减少因为繁忙学业而带来的焦虑和压力。
来源微信公众号:南京儿医检验、丁香妈妈